目前國內與冷藏車相關的標準共有12項,其中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7項,地方標準2項。
我國冷藏車標準主要內容
GB 29753-2013《道路運輸 食品與生物制品冷藏車 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是國內唯一的一個與冷藏車相關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該標準主要參照ATP法規制定,對冷藏車的術語和定義、分類、整車要求、車廂要求(材料、標志標識、防雨密封性、隔熱性、氣密性、機械性能)、制冷機組要求、降溫性能要求、保溫性能要求,并對試驗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規定。該標準目前是我國公告管理的引用標準,目前在公告管理為A7項。
GB/T 21145-2007《運輸用制冷機組》由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適用于汽車運輸用制冷機組,該標準對制冷機組的零部件材料、結構、裝配、密封性、運轉、制冷量、低溫工況運行、除霜、噪聲、耐振性能、性能系數及安全性做出了規定。
GB/T 35145-2017《冷鏈溫度記錄儀》適用于電子式冷鏈溫度記錄儀,主要規定了溫度記錄儀顯示方式、數據通信方式傳感器安裝方式、供電方式、工作條件、測量范圍、數據顯示方式和溫度顯示分辨力、通信接口、基本誤差、重復性誤差、時鐘誤差、外界因素影響誤差、漂移要求、響應時間要求、安全性能要求、抗運輸貯存環境性能要求、防護等級、數據安全性、提示和通信功能要求。
QC/T 23-2014《鮮奶運輸車》適用于采用定型汽車底盤改裝的鮮奶運輸車及鮮奶運輸半掛車,規定了鮮奶運輸車的整車、材質、罐體設計制造、安全附件及管路附件、保溫層及保溫材料、保溫性能等各種要求,標準主要定位于保溫功能,對于冷藏功能未作要求。
QC/T 449-2010《保溫車冷藏車技術條件及試驗方法》為汽車行業標準,適用于保溫車和冷藏車,規定了冷藏車的分類、整車安全要求、車廂要求、氣密性能和隔熱性能要求、制冷機組要求。
JT/T XXXX《冷藏保溫車輛選型技術要求》標準,相對GB 29753僅增加了在空載狀態下以30~40km/h平均速度行駛調溫性能。
JT/T 650《冷藏保溫廂式掛車通用技術條件》由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提出,適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冷藏保溫廂式掛車。主要規定了冷藏半掛車的整車要求、廂體要求(材質、防盜、附屬設施)、淋雨性能、氣密性能、隔熱保溫性能及冷藏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WB/T 1060-2016《道路運輸食品冷藏車功能選用技術規范》,相對GB 29753增加了底盤要求及車廂內部設計要求、車廂材料要求、多溫冷藏車要求、專用裝置要求、產品標識及不同的運輸物品在選用冷藏車時的要求。
SB/T 11092-2014《多溫冷藏運輸裝備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適用于多溫冷藏汽車、多溫冷藏集裝箱等多溫冷藏運輸裝備。
規定多溫冷藏運輸裝備每個運輸單元至少應有1個獨立外門,獨立的溫度控制和溫度檢測系統,且能獨立調節、自動記錄各運輸單元溫度。
并對多溫運輸裝備各個運輸單元的漏氣倍數和氣密性能、隔熱性能、調溫性能做出了規定,并編寫了相關試驗方法。
WB/T XXXX《道路運輸 醫藥冷藏車功能選型技術規范》適用于道路運輸醫藥制品的冷藏車。
該標準規定:冷藏車應具有定位、運行軌跡、實時溫度等遠程監控系統,并能識別所運輸醫藥的信息,具備第三方監管功能。
應配備溫度自動檢測系統,可實時采集、顯示、記錄、傳送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數據,并具有遠程及就地實時報警功能,可通過計算機讀取和儲存所記錄的監測數據。
此外,該標準還對車廂內部溫度檢測點的布置、內部設施、材料、制冷機組、產品標識及冷藏車的選用做出了規定。
JT/J 019-2008《道路貨物運輸冷藏車輛營運技術規范》規定了車輛基本性能、廂體保溫層厚度、廂體的氣密性能和隔熱保溫性、制冷機組、運輸車輛和設備的維護要求(貨物裝載、定期檢查、設備檔案等)、車輛運輸過程控制要求(溫度控制、行駛溫度記錄儀、裝卸貨注意事項)、冷藏車證書和認證標記。
對行駛溫度記錄儀部分,該標準規定了道路冷藏運輸車應配備符合要求、在車廂外部能直接觀察、能監控運輸途中廂體內溫度的行駛溫度記錄儀。
行駛溫度記錄儀至少應包括以下數據:日期、時間、溫度采集點、監測溫度等;行車溫度記錄儀數據至少保存一周;鼓勵采用能實時監控溫度、濕度及運輸位置的行駛溫度記錄儀監控系統。
DB11 XXXX《食品冷鏈宅配服務規范》規定了運輸車廂在同一空間不得碼放不同溫度要求或可能交叉污染的冷鏈食品,運輸過程中應至少20 min 監測一次車廂內溫度,超出允許的波動范圍應有警示,運輸過程中應做好作業記錄,包括作業人員、裝卸貨時間和地點、車廂溫度、運輸期間制冷系統運行時間記錄。